2019年,农场纷纷倒下;2020年,庄园即将突围
2019年,对于农场来说,真是个惊心动魄的一年。
回想3月份带队去广东考察,本来是想学习那边的成功经验,结果,5个项目中,足足有3个正在拆!违!建!
4月份又带队去北京的“尺木无山”考察学习,结果回来没几天,尺木无山也被!拆!了!
后来,有老板开玩笑说:您这杀伤力可有点大啊。
我倒是希望自己能有这么大能量,那样就能早点出手阻止,也就不会有16万个农场受到这么大影响了。
总之,很多农场在2019年纷纷倒下。
已经进入2020年了,有老板问我,怎么看接下来的发展?
我认为,2020年,将是“庄园”突围的一年。
所有人都能考95分以上,对考99分的同学不公平。
只有当平均分数70分的时候,99分同学才能“突围”,优等生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。
有门槛,就会有人被挡在门外,同时,也有人得到更好的机会。
2019年,是农场纷纷倒下的一年,这也预示着,2020年,是庄园突围的一年。
那么,在2020年,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呢?
一、产业转移,流向乡村,或土豪
“农地非农”,是很多农场被拆的主要原因,您租的是农地,却拿出一块,建了餐厅和民宿。
那,餐厅、民宿这些板块,究竟建在哪儿才不会出问题呢?
国有建设用地、宅基地、村集体建设用地,这是最保险的一类用地,有两个在乡村。
▲ 明月村宅基地上的项目
2019年,前后两次去成都的明月村考察。
明月村是一个“文创”为主的平台,平台上聚集了:草木染工作坊、陶艺工作坊、民宿、餐饮等七十多个项目。
这些项目都正常营业,而且,还有很多项目正在建设。
一边被拆的七零八落,一边经营的热火朝天,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“宅基地”上。
这些项目都是创业者来到村子里,租用农户的宅基地,原址改造而成的,所以,并不存在“农地非农”的情况。
有的老板可能会有种“一朝被咬,十年怕绳”的担心:原来在农地上干休闲也没人管啊,现在一出手就是“必杀技”。
那,宅基地租过来,做商业,有没有明确的文件条款支持呢?
还真有!
2019年9月,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》中写到:
“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,通过自主经营、合作经营、委托经营等方式,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、民宿、乡村旅游等。
城镇居民、工商资本等租赁农房居住或开展经营的,要严格遵守合同法的规定,租赁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。”
不仅是宅基地,2020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《土地管理法》还增加了一条关于“集体建设用地”的规定:
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为工业、商业等经营性用途,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,允许土地所有权人通过出让、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”。
如果说,“拆大棚房”是政府为你关闭的一扇门,那“宅基地和村集体建设用地”则是政府为你打开的一扇窗。
只是,窗户开的晚了点,屋里的人有些害怕了。
在政策的引导下,2020年开始,产业转移加速,流向之一是“乡村”。
如果你实力允许,可以考虑去规划一个村子,搭建一个平台,当然,这中间少不了政府的帮助。
如果实力不允许,出门左转,直接找一个有“规划”的村子,租上一块带有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,继续做农场吧。
对于那些想带领乡亲们,搞活乡村旅游的乡贤们来说,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:
因为现在,凤凰满天飞,只待好巢来。
不需要你投入多少真金白银,只需要做好村子的规划,投资者也愿意过来试试。
当然,对于土豪来说,还有第三条路:直接在原有农地上,申请几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,光明正大的搞农场。
只是,一来需要缴纳一笔不小的土地出让金,二来,还不见得能申请到这个指标。
所以,产业转移的另一个方向,是土豪。
2020年开始,合法的土地像是黑洞,将吸走更多的社会资源,资本、投资人、运营人和市场将源源不断的注入乡村或土豪。
二、从打造项目,到打造平台
以前,手里有300万,就敢考虑做一个农场了。现在,手里有300万,却只够购买上几亩建设用地指标。
花钱更多了,门槛更高了,事也更大了。
我们需要找几个人,一起搞事情。
今年的PEF峰会上,和一个郑州的朋友聊天,他给了我一些启发。
他是一个亲子机构的负责人,手里有大量的亲子家庭的客户,平时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和自然教育,需要去到农场。
之前,农场都是很欢迎的,谁让你是客户爸爸呢?
可是,后来,农场的态度变了,他们把场地的价格抬得高高的,几乎不给机构留什么利润空间。
除非,你愿意在农场里投一个餐厅。
你成了农场中餐厅板块的投资人,农场才能给你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价格,给你留足盈利空间。
不仅如此,农场从其它渠道来的客户,如果使用你建的餐厅的话,还要给你使用费。
农场用这种方式,把我这位朋友发展成投资人,并成功的锁定了他背后的客户资源。
回到那个农场本身,投资者可能只是把场地搞定,做好规划。
剩下的每个具体项目,他不投资,而是分别找一个有客户资源的投资人,张三投个餐厅,李四投个民宿,王二麻子再投个游乐板块。
锁定几个投资人的同时,锁定他们背后的客户资源,把大家绑在一辆战车上。
这给我们一个启发:从“打造项目”,到“打造平台”,或许是个能走通的方向。
一个人能走的更快,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。
所以,农场的未来可能存在三类人:平台打造者、项目打造者和运营者。
我们要做的,是提前给自己一个定位,提前布局,迎接这个新的变化。
三、农场纷纷倒下,庄园即将突围
更高的投资,要求有更高的回报。
建同样的项目,你比之前多花一倍的钱,如果想要正常回本的话,要求你多一倍的利润。
而,利润=客流量x客单价x利润率
你今年接10万人,让你明年在同样的场地上接20万人的可能性有多大?
同样是接10万人,让你利润率翻倍的可能性有多大?
答案是都不大,或者不可能。
出路在提高“客单价”上。
我想,日本的mokumoku农场可以给这个答案,2018年有幸听到社长小森一秀先生的分享。
位于日本三重县的mokumoku农场,仅200亩,每年却产生54亿日元(约3亿人民币)的营业额。
他们一共三块核心业务:观光、餐饮和网上销售。
利润上,观光是不赚钱的;餐饮盈利但一般;最能给农场带来利润的就是产品销售。
▲ 销售的产品有:香肠、火腿、小麦加工品、豆制品
餐饮板块的功能,是作为农场的宣传窗口,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家农场,来到农场。
观光板块也是园区很重要的一块业务,游客来到园区,喜欢上园区,成为园区的粉丝。
这样就成为农场长久的客人,持续通过网络购买农场的产品。
开发老客户,需用新产品。
日本经验虽好,能在中国落地吗?
2019年7月份,去浙江考察项目,有幸接触到“华腾猪舍里庄园”,可以说是中国版的mokumoku农场。
这是一个投资3000万的项目,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,最多的时候一天可接待3500人,正常周末也在2000人左右。
每年营业额1300万,仅看庄园本身,是不赚钱的。
负责人王小春告诉我,庄园的定位是“宣传窗口”,用以宣传他们的优质猪肉及制品。
▲ 庄园内的直营店
▲ 猪肉香肠
▲ 肉松
▲ 肉酱
而猪肉及制品是他们主要的盈利点,年营业额约5000多万。
提高客单价的方式,不是让客户来一次花1000块,而是要让客户来10次,每次花100块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产品,提供更多的触点。
反观中国的农场,目前还是以“休闲观光”为主要盈利点。
但,我们有很多机会:文创商品、衍生品、加工口、深加工口、有机食品…
每一个产品都能将你带到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,大量的机会有待开发。
机会大不大?
真大!
做起来难不难?
真难!
这就是门槛。
门槛会把80%的人挡在门外,却给20%的人带来巨大的机会。
当然,都是利好,社会分工更细而已,华腾的猪肉制品,不见得都是自己养殖的猪,加工品也不见得都是自己动手做。
20%的精英,可以冲锋陷阵;80%的支持者,可以做好支援;共建、共生。
老板们想要抓住机会,***个要转变的就是思想:我们做的不再是农场,而是庄园。
传统的农场,更像是工场,我生产什么,就给你什么;
而未来的庄园,更像是朋友,咱们先做朋友,沟通中发现你的新需求,我就为你和你们开发一类新产品。
传统的农场更多的是卖产品,吃饭多少钱,住宿多少钱,门票多少钱;
而未来的庄园更像是卖服务,是用来维护客户与庄园关系的平台。
提到一产,就是“养牛放羊”(养殖);
提到二产,就是“杀牛宰羊”(加工);
第三产业,就是“吃牛肉喝羊汤”(休闲);
而庄园经济则是第四产业:和客户一起“吹牛皮出洋相”(共建生活方式);
庄园的功能不再是生产,而是一个聚会的地方,一个体验的场所,还可以是交流的平台,让更多的人在这里与你产生信任和依赖。为一群有相同生活理念的人打造一种生活,经营人的盈利空间是无限的。
四、1000米高空,俯视产业全景
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
很多时候,操盘手容易迷失自己,是因为我们离自己的项目太近。
今天,我希望你能停下来,跳到1000米之外的高空,俯视整个行业。
也就知道了,2020年,到底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
***,期待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,和朋友一起,跳到1000米的高空,规划2020。
2019年,农场纷纷倒地。
2020年,庄园即将突围。